電磁感應加熱設備是所有被加熱工工件包括感應加熱的統稱,也涉及工業管道預熱后熱,蒸發鍍膜,所使用的感應加熱電源。下面為大家介紹電磁感應加熱設備原理、優缺點、分類等知識。
電磁感應加熱設備的工作原理:
利用交變的電流產生交變的磁場,使其中的金屬導體內部產生渦流,從而使金屬工件迅速發熱,因此一般情況是由加熱的效果,有頻率,電流,磁場共同決定。
電磁感應加熱設備的優點
1、加熱速度快,可以使工件在極短的時間內達到所需的溫度,甚至可以在1秒以內。從而使工件的表面氧化和脫碳都比較輕微,大多數工件都無須氣體保護。
2、經過感應加熱方式熱處理后的工件,表面硬層下有較厚的韌性區域,具有較好的壓縮內應力,使得工件的抗疲勞和破斷能力都更高。
3、加熱設備便于安裝在生產線上,易于實現機械化和自動化,便于管理,可有效地減少運輸,節約人力,提高生產效率。
4、使用方便、操作簡單、可隨時開啟或停止。而且無須預熱。
5、電能利用率高,環保節能,安全可靠,工人工作條件好,國家提倡,等等。
電磁感應加熱設備的缺點:
任何產品都沒有十全十美的,它也存在著一些缺點。例如,設備比較復雜,一次需要投入的成本相對比較高,感應部件(感應圈)互換性和適應性較差,不宜于在一些形狀復雜的工件上應用等。雖然存在一些缺點,但它的綜合指標好,優點明顯多于缺點。所以,感應式加熱是金屬加工的一種主要工藝。是取代煤炭加熱、油料加熱、燃氣加熱,以及電爐加熱。
下面是對電磁感應加熱設備的工作原理一個知識補充
如何究竟感應加熱的工作?它有助于有電的原理的基本理解。當交變電流被施加到變壓器的初級,交變磁場被創建。根據法拉第定律,如果該變壓器次級位于磁場內,電流將被誘導。
在圖2所示的基本的感應加熱設置,固態射頻電源發送的交流電流通過電感器(通常是一個銅線圈),并且待加熱部件(工件)放置在電感器內。
電感器用作變壓器的初級和部分待加熱變成短路二次。當金屬部分被放置在電感器內,并進入磁場,循環渦流的部分內感應。
這些渦流流動對金屬,產生精確和局部熱而不部和電感器之間的任何直接接觸的電阻率。
該加熱發生兩磁性和非磁性零件,并且通常被稱為“焦耳效應”,指的焦耳第一定律-科學公式表達由通過導體傳遞電流產生的熱之間的關系。
當磁性部件通過感應器所產生內耗-其次,額外的熱量通過滯后磁性部件內產生。磁性材料自然提供到電感器中的快速變化的磁場的電阻。
這種阻力產生內耗從而產生熱量。
在加熱材料的過程中,因此存在電感和部件之間沒有接觸,也不會有任何的燃燒氣體。該材料被加熱可以位于從電源隔離的設置;浸沒在液體中,覆蓋隔離物質,在氣體環境,甚至在真空中。
電磁感應加熱設備分類
電磁感應加熱根據設備所輸出的交變電流的頻率高低不同,可將感應加熱技術按工作頻率分為五類:中頻感應加熱,中頻感應加熱,低頻感應加熱,超高頻感應加熱。由于交變電流在導體中流動時存在著趨膚效應,隨著電流的頻率升高,電流會趨向于導體的表層流過。
——中頻感應加熱
頻率范圍:一般1KHZ至15KHZ左右,典型值是8KHZ左右。加熱深度、厚度約3-10mm。多用于較大工件,大直徑軸類,大直徑厚壁管材,大模數齒輪等工件的加熱、退火、回火、調質和表面淬火及較小直徑的棒材紅沖、煅壓等。
——高頻感應加熱
頻率范圍:一般40KHZ至200KHZ左右,常用40KHZ至80KHZ。加熱深度、厚度,約1-2mm。多用于小型工件的深層加熱、紅沖、煅壓、退火、回火、調質,表面淬火,中等直徑的管材加熱和焊接、熱裝配,小齒輪淬火等。
——低頻感應加熱
頻率最低,頻率范圍:工頻(50HZ)至1KHZ左右,常用的頻率多為工頻。相對加熱深度最深,加熱厚度最大,約10-20mm;。主要用于對大工件的整體加熱、退火、回火和表面淬火等。
——超高頻感應加熱
頻率相對最高,頻率范圍:一般200KHZ以上,可高達幾十MHZ。加熱深度、厚度最小,約0.1-1mm。多用于局部的極小部位或極細的棒材淬火、焊接,小型工件的表面淬火等。
企業網址:http://www.dongronghair.cn
聯系人:朱秀勇
聯系方式:13715213036
直線座機:0755-27170347
業務QQ:2189261281
公司地址:深圳市光明新區公明街道東坑社區鵬凌路2號華豐科技園2棟2樓B
潤之能節能科技主營產品:電磁感應加熱器、電磁加熱器、電磁加熱板、電磁加熱圈、電磁采暖爐。